为了感受抗战精神,弘扬革命传统,激发爱国热情,充分发挥实践活动载体的作用,2021年6月4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一班与二班的学生在纪明副院长(主持工作)的带领下,到安吴堡青训班纪念馆展开教学实践活动,在历史旧物与革命事迹中了解体会先辈们的爱国热情。
安吴堡青训班简称青训班。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。由西北青年救国会主办。1937年10月,在陕西泾阳县斗口镇成立。1938年1月,迁至泾阳以北之安吴堡。最初称战时青年训练班,后改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。招收从全国各地来延安的进步青年。冯文彬任训练班主任,胡乔木任副主任。1939年前后,该班先后派出七个战地工作团到华北各个抗日根据地工作。同年夏,该班一部分与陕北公学等校联合组成华北联大,开赴敌后抗日前线;另一部分留延安,于1940年初在延安创办泽东青年干部学校。1940年4月,训练班结束。青年训练班先后共办12期,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万余名青年干部。安吴青训班被誉为“抗日青年的熔炉,青运史上的丰碑”。
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通过聆听讲解、实地参观等形式详细了解了安吴青训班的辉煌历史,缅怀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安吴开展革命教育活动的丰功伟绩。在青训班成立初期,由于受到国民党的打压,青训班内条件十分简陋,学员们以沙盘为纸,以野地为教室,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却依旧坚定着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及理想信念。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,安吴堡青训班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,其规模也不断扩大。历时两年半,先后培育了12000名青年干部,为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锻造出一大批信念坚定、作风顽强、团结守纪的优秀青年干部。可以说它无愧为抗日青年的旗帜,革命青年的熔炉,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。
青训班精神的内涵集中体现在追求理想、追求光明的执着精神,抵御外侮、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勇往直前、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,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、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。通过此次安吴堡青训班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活动,同学们深刻感悟这次思想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坚定了自己“不忘初心跟党走”的信念,以及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的担当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,胸怀理想,脚踏实地,使自己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。
(供稿: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:刘珏吉 责任审核:纪明)